药学学科

学科概况 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药学部创建于1959年,1984年成立临床药学室。1998年,科室引进高效液相色谱仪,与肾移植专科联合开展对肾移植患者的全方位药学监护,由此开始了我院临床药学学科建设。 药学部现为湖南省临床药学重点专科、湖南省感染性疾病合理用药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抗耐药微生物药物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市临床药学重点建设专科、长沙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研究所、长沙市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中心、长沙市药品使用监测与预警中心和长沙市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人才队伍  药学部现有专业技术人员81名,其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62名。全科共有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33名;拥有副高以上职称共18人。目前药学部设置有临床药学科、门诊药房、中药房、急诊药房、中西药库、静配中心及药物Ⅰ期临床研究中心。其中临床药学科设置临床药师工作室、药学信息及用药咨询室、不良反应监测室、中心实验室等部门。学科特色 药学部工作用房近3000平方米,中心实验室占地约1000平方米,配备HPLC及2D-HPLC、LC-MS/MS、PCR、酶标仪、流式细胞仪、多功能成像系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微透析仪等仪器设备,另外还配备了Crystal Ball、GastroPlus等药动学研究的相关软件,用于开展治疗药物监测、药物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及新技术,新药临床试验的PK/PD研究及新药研发的临床前研究等。医院引入智能药库和药房,设立电子标签,实现了药品入出库的自动化管理。麻精药品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对麻精等管控药品“更高效、零死角、无间隙”的有效监控和管理。静配中心占地面积503.9m2,配备有自动分捡机、自动贴标机、配药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可为临床提供优质、安全的静脉输液。 药学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用药问题为导向,持续建立临床用药质量控制和干预体系,开展临床药学研究和实践,努力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发展思路,深入开展药学服务及药学研究,基本形成了“抗感染药物优化给药体系”、“基于TDM及定量药理学的个体化用药方案研究”、“慢性病患者用药管理”、“新药临床试验和上市后药品临床评价”四个特色研究方向。 近年来,药学部以业务技术骨干作为副主编或编者编写了《临床实用新药》《实用外科处方医师手册》《实用药物商品名别名大全》《药物治疗病案手册》《中药安全速查手册》《中药治疗速查手册》《临床护理药物手册》《老年临床药物治疗学》等学术专著,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级科研课题近20余项。2022年-2024年,药学部人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专业论文71篇,其中SCI论文34篇,其中IF 5分以上13篇,单篇IF最高为14.7。近三年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
查看更多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