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不适别乱吃药!从反酸到腹泻,这份消化道用药攻略请收好
吃不下、胀得慌、反酸烧心、拉肚子……胃肠道的小毛病总在不经意间找上门。面对五花八门的胃药、止泻药、助消化药,您是否也犯过“啥时吃、怎么吃”的迷糊?
今天,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临床药师整理了一份消化道用药攻略,从常见病症到服药细节,助您理清思路,药到病除更高效。
一、消化系统用药按药理作用分哪几类?
|
分类 |
药理作用 |
常用药 |
|
抗酸药 |
中和或抑制胃酸分泌,缓解反酸、烧心、胃溃疡等问题 |
铝碳酸镁 |
|
抑酸药 |
泮托拉唑、雷尼替丁 |
|
|
胃黏膜保护药 |
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刺激,促进修复 |
硫糖铝、瑞巴派特 |
|
助消化药 |
补充消化酶或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食欲不振、腹胀 |
复方消化酶 |
|
促胃肠动力药 |
加快胃肠蠕动,缓解胃胀、胃排空延迟 |
多潘立酮、莫沙必利 |
|
止泻药 |
抑制肠道蠕动或保护肠黏膜,应对腹泻 |
蒙脱石散、盐酸小檗碱 |
|
泻药 |
刺激肠道蠕动或软化粪便,解决便秘 |
乳果糖、聚乙二醇 |
二、啥情况用啥药?对症选药是关键
·反酸、烧心、胃溃疡:选抗酸药/抑酸药。抑酸药(如兰索拉唑)作用更持久,适合长期调理;抗酸药(如碳酸氢钠)起效快,适合临时缓解。
·胃黏膜受损(如胃炎、胃糜烂):用胃黏膜保护药(如胶体果胶铋),给胃壁打“补丁”,促进修复。
·吃太多不消化、肚子胀:助消化药(如米曲菌胰酶)能补充酶,帮你“分解”食物;促胃肠动力药能给肠胃“加油”,加速排空。
·拉肚子停不下来:短期用止泻药(如蒙脱石散),明确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可配合盐酸小檗碱,抑制肠道致病菌,帮助控制感染。
·好几天没排便:优先选用温和的渗透性泻药,避免刺激性泻药。
三、饭前吃还是饭后吃?服药时间有讲究
饭前30分钟:
· 促胃肠动力药:空腹时服用能更好地刺激胃肠蠕动,帮助消化。
· 胃黏膜保护药:饭前吃可在胃壁形成保护膜,避免食物影响药效。
· “拉唑”类抑酸药:空腹时吸收更好,能更持久抑制胃酸。
饭后30分钟:
· 助消化药:随餐或餐后吃,能更好地与食物混合,发挥消化作用。
· 抗酸药:餐后1-2小时胃酸分泌旺盛,此时服用中和效果更佳。
· 盐酸小檗碱:对胃黏膜有一定刺激性,建议餐后服用,可减少恶心、胃部不适等反应。
睡前吃:
- “替丁”类抑酸药:夜间胃酸分泌多,睡前吃能有效抑制夜间反酸。
- 泻药:睡前服用,次日清晨可顺利排便。
如果需要同时吃多种消化系统药,乱序服用可能影响吸收,建议先吃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 间隔15-30分钟后,吃胃黏膜保护药(如硫糖铝);再间隔30分钟以上,服用抑酸药(如奥美拉唑);间隔1小时以上,吃抗酸药。
若需加用止泻药,需与其他药物间隔1-2小时,可在两餐间服用。抗菌药和益生菌需间隔3个小时服用,避免益生菌被“误杀”。
消化系统用药虽常见,但药物只是辅助,根本在于改善生活习惯,健康饮食和规律作息才是守护肠胃的根本。
供稿:药学部 杜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