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医故事我来讲·专家讲科普丨气温骤降,呼吸道疾病高发,专家教您科学防护
近日长沙气温骤降,空气湿度同步走低,流感、过敏性鼻炎、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流行,儿童、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成为高发人群。
低温干燥环境下,人体呼吸道黏膜的防御能力减弱,此时若接触到飞沫传播或附着在物体表面的病原体,就更容易“中招”。怎样才能安心度过这个“多病之秋”?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梁珍玲为您支招。
科学预防,牢记“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自身防护,阻断病毒
1. 正确佩戴口罩:在地铁、商场、医院等人群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场所,务必规范佩戴口罩;此外,在热门景区等人员较多的室外区域也建议佩戴。
2. 坚持手卫生:外出归来、饭前便后需用流动水和肥皂按“七步洗手法”清洗双手不少于20秒,无洗手条件时可使用含75%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消毒。
3. 减少接触: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物品,不要用未清洁的手揉眼睛、摸口鼻。
第二道防线:内在强化,提升免疫力
1.适时增减衣物:推荐“洋葱式穿搭”,内穿吸汗透气的衣物,外搭方便穿脱的外套,及时应对温差,防止受凉。
2. 均衡营养,多喝温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柑橘、猕猴桃、坚果等富含维生素C、E的食物,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抵御病毒入侵。同时,保持饮食均衡,少吃辛辣刺激、油炸、生冷食品。
3.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充足的睡眠是免疫系统修复和战斗力的根本保障。
4. 接种疫苗: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可适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降低重症风险。
第三道防线:环境管理,净化空间
1.通风与保湿: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细菌、病毒滋生。也可利用加湿器或放置绿植增加室内湿度,缓解秋燥对呼吸道的影响。
2. 做好隔离:家中若出现患者,需做好隔离,患者使用的餐具、毛巾等物品要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梁珍玲提醒,一旦出现发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佩戴口罩,避免传染他人。只要做好科学防护、及时规范治疗,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守护自身和家人健康。
供稿:全科医学科 周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