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发展我添彩·胸痛中心丨急性心梗并发心跳骤停十余分钟的男子,今天康复出院了!
今天上午,41岁的张先生顺利出院,他开心地与医护人员合影留念,再次表达了由衷的谢意与敬意。就在两周前,他因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并发心跳骤停,生命垂危。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胸痛中心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凭借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精湛的医疗技术以及高效的救治流程,成功将他从死亡线上拉回,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41岁男子突发心梗 医联体绿色通道救治无缝衔接
9月13日,长沙市第三医院胸痛中心收到医联体单位传来的一张心电图报告:一名41岁男子急性广泛前壁、高侧壁心肌梗死!
由于发病突然,男子身边无陪人,剧烈的疼痛让他无法思考和回答,除了姓名、年龄外,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对该男子的其他信息均不知晓。
时间就是生命!胸痛中心迅速联动,开启绿色救治通道,通知救护车绕开急诊与心血管内科病房,第一时间将男子送入介入治疗室救治。
两度心跳骤停!胸痛中心生死逆转抢回生命
就在救护车抵达医院时,男子突然意识丧失,心电监护仪上的波形瞬间凌乱。
“患者突发室颤,立即启动心肺复苏!”胸痛中心值班医生、心血管内科四病室副主任医师段勇迅速组织抢救,医护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
经过十多分钟的紧急抢救,男子终于恢复了自主心律,但生命仍岌岌可危,随时有再次心跳骤停的可能。
果不其然,就在被送入介入治疗室、准备接受冠脉造影时,男子再次出现心跳骤停,医护人员立即再次行心肺复苏和电除颤,重症医学科准备就绪,随时给予ECMO支持。
在多学科的护航下,男子的生命体征暂时得以恢复。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明确了导致男子此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发心跳骤停的“元凶”——前降支中段完全闭塞。
胸痛中心介入团队迅速行动,置入IABP(主动脉球囊反搏)辅助循环,将导丝精准通过闭塞病变处,随后扩张球囊、置入支架……一系列操作娴熟而迅速,仅用时不到30分钟就成功开通了闭塞的血管。
随着支架的置入、血流恢复畅通,男子的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
起死回生后,他多渠道表达谢意
▲术后患者露出开心的笑容
▲患者家属在网络平台发帖表达谢意
▲患者通过12345热线点赞段勇医生
“感谢三医院医护人员不放弃、争分夺秒地从鬼门关前抢救生命……起死回生,恩重如山!”匆匆赶到的家属在得知男子两度心跳骤停、最终抢救成功后感激不已,通过多种渠道向医护人员表达感谢。
从医联体单位院前快速识别、转运,到长沙市第三医院心肺复苏、精准介入治疗,再到重症医学科的后续支持,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环环相扣,长沙市第三医院胸痛中心与医联体单位之间成熟完善的转运机制和多学科之间的无缝协作为救治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心血管疾病中的极危重症,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跳骤停的抢救成功率极低。长沙市第三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了一套高效、规范的救治流程,这次成功救治,就是对强大团队实力和顺畅救治流程的最好验证。
胸痛中心专家、心血管内科四病室主任肖晓霞表示,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急、变化快、危害大。胸痛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一旦出现持续不缓解的胸痛、胸闷、肩背痛等,伴有出汗、恶心等症状,务必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千万不要犹豫和拖延,要立即就医,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