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医故事我来讲·专家讲科普丨针刺,唤醒身体的“自愈止痛力”
当疼痛像顽固的警报器一般侵扰生活时,中医宝库中那根闪耀千年的银针,正以激活人体自愈系统的独特方式,被现代科学誉为“最具潜力的非药物镇痛方案”。
与传统止痛药直接干预不同,针刺如同启动身体的“智能修复程序”:不依赖外源化学物质,而是通过刺激穴位,通过经络作用调理气血、平衡阴阳而缓解疼痛,本质是唤醒沉睡的自我调节潜能。
今天,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康复医学科中医康复专家带你揭秘“绿色的止痛术”——针刺。
疼痛根源:中医的“两把钥匙”
中医将疼痛根源归结为两大核心病机:
1.“不通则痛”——道路堵了!
就像城市交通大堵塞,当寒湿侵袭、外伤血瘀或痰浊等“路障”阻滞了道路(经络),使气血津液(身体的能量和营养)的运行受阻,疼痛就会发生。如急性踝扭伤的肿胀剧痛、冠心病的心前区压榨样疼痛等。
2.“不荣则痛”——能量不足!
如同电器因电压不足而报警,当身体长期疲劳、久病缠身或年老体衰,导致气血阴阳(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和能量)不足,脏腑经络得不到足够的温养滋润,也会产生疼痛。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蚁行感疼痛、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等。
长期“不通”必然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加重“不荣”;而能量匮乏又会降低代谢清除能力,加剧“不通”,形成恶性循环,让疼痛迁延难愈。
止痛有方:破局的三重智慧
1.清障疏堵,恢复交通
这是针灸最直接的作用,如同用巧劲疏通淤塞的水管。针刺相关穴位,能帮助疏通被阻滞的气血经络,让能量和营养重新畅行无阻,达到“通则不痛”。
2.调和气血,扶正祛邪
通过特定的补泻手法(虚补实泻),调和气血(补充不足、疏导过盛)、扶助正气(增强身体抵抗力)、祛除病邪(驱散导致堵塞的寒、湿、瘀病邪),缓解疼痛。
3.平衡阴阳,稳定内环境
中医视人体为阴阳平衡的动态系统,疼痛常伴随阴阳失衡,如“上火”(阳偏盛)引起的牙痛,或是“宫寒”(阴偏盛)所致的痛经。针刺通过补虚泻实,恢复阴阳的动态平衡,让身体内部环境重归和谐稳定,则疼痛自息。
原理揭秘:针刺如何在体内“调兵遣将”
1.激发“天然止痛药工厂”
针刺穴位就像按下了启动键,促使大脑和脊髓大量释放内啡肽等“内源性阿片肽”。这些物质是我们身体自产的“天然止痛药”,效力强大且没有药物成瘾的风险,能有效阻断痛觉信号传递。
2.关闭疼痛信号“闸门”
就像启用了来电屏蔽功能,阻止了骚扰电话信号一样,针刺产生的酸、麻、胀、重等特殊感觉,能抢先“占领”神经传导通道,激活脊髓中的“闸门”关闭机制,从而抑制疼痛信号(通过较细神经纤维传导)上传到大脑。
3.启动大脑的镇痛“司令部”
针刺信号能直达大脑深处,激活最强的镇痛中枢(如导水管周围灰质)和高级指挥中心(大脑皮层)。随后“司令部”会发出强有力的“停火指令”(下行抑制通路),在脊髓层面就拦截或减弱向上传递的痛觉信号。
4.扑灭“炎症之火”
许多疼痛(如关节炎、筋膜炎)背后是炎症在作祟。针刺能调节免疫反应,减少“助燃剂”即促炎物质的释放,释放“灭火剂”——抗炎物质,有效控制炎症反应,从根源上减轻疼痛。
5. 促进局部修复“重建”
针刺本身对局部组织的牵拉刺激,能松解紧张的肌肉筋膜,缓解痉挛,提高身体对疼痛的耐受度(痛阈值),同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运走致痛物和代谢废物,并输送营养物质,促进组织自我修复。
优势所在:“绿色止痛术”的适应范围
1.安全绿色,副作用少
针刺治疗不依赖药物,避免了药物常见的成瘾性、胃肠道反应、肝肾负担等副作用,安全性高。
2. 标本兼治,整体调理
针刺不仅着眼于缓解当下的疼痛症状(“治标”),更注重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改善全身机能(“治本”),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3. 适应范围广:针刺对各种急性和慢性疼痛均有良好效果:
l 各类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炎等)
l 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
l 神经性疼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
l 头痛(偏头痛、紧张性头痛)
l 痛经、产后身痛
l 部分内脏痛(如功能性腹痛)
l 术后疼痛、癌性疼痛辅助治疗等
针刺镇痛,是凝聚数千年中医智慧的瑰宝,也是现代科学不断解密的“绿色止痛术”。它不依赖外物,而是智慧地唤醒并协同身体内在的自愈力与调节力,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实现多靶点、多层次的精准镇痛。若您正被疼痛困扰,不妨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这份源自古老智慧、焕发时代生机的“绿色”力量,重获舒适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