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交流平台 医患互动 详细

交流平台

三医故事我来讲·患者心声丨感谢有你,让我“愈”见温暖

发布时间:2025.09.16 13:59:10 来源部门:门急诊分工会
作者: 蒋艳娟 王孟春

长沙的清晨,细雨如丝,为城市披上一层朦胧的纱幕。一对鬓发斑白、年逾古稀的老夫妇,手持锦旗冒雨匆匆而来。雨水沾湿了他们的衣角,却浇不灭他们眼中的炽热——向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伤口造口门诊的医护人员表达感激与谢意。

今年二月,鲁爹爹在外院住院期间因静脉输液时药液渗漏至血管周围,导致右手背皮肤大面积组织坏死。虽然接受了外科手术清创,但由于年事已高同时患有糖尿病,伤口愈合举步维艰,陷入停滞状态。面对医生提出的植皮建议,鲁爹爹心中交织着对二次手术的恐惧,以及对难以承担昂贵手术费的无奈。

就这样,从手背蔓延至掌心的伤口不仅带来了如影随形的疼痛,还严重影响了右手的使用功能,连简单的抓握都成了难事,鲁爹爹的生活质量一落千丈。

 

“难道这只手就废掉了吗?”抱着一线希望,鲁爹爹来到长沙市第三医院伤口造口门诊治疗。伤口造口师刘玲丽对老人的病情展开全面细致的评估。考虑伤口周围上皮增厚,上皮无法爬行,决定采用湿性愈合技术,为鲁爹爹量身定制了个性化伤口护理方案。

 

与传统的“干燥结痂”处理不同,湿性愈合是一种通过保持伤口湿润环境促进愈合的方法,其原理为利用敷料锁住水分,加速细胞迁移和皮肤再生,以减少疼痛,降低感染风险。

此后近一个月的时间里,鲁爹爹定期来院换药治疗;伤口造口门诊团队细致清创、精心换药,并对居家管理伤口进行耐心指导,让鲁爹爹感到非常温暖。

 

渐渐地,疼痛减轻了,原先触目惊心的伤口逐渐收拢、愈合,之前完全不敢用力的右手渐渐可以使上一些力气,愈合后的伤口没有留下很明显的疤影响手的功能……压在老人心头多日的巨石随之落地,灿烂的笑容重新绽放在鲁爹爹的脸上。

 

在伤口造口门诊,刘玲丽和她的同事们见过太多像鲁爹爹一样备受复杂伤口折磨的患者,无论是糖尿病足溃疡,还是长期卧床导致的压疮,抑或是迁延不愈的烧烫伤,患者的生活中充斥着日夜不眠的痛苦呻吟,以及沉重不能摆脱的焦虑。

“我们要做的,除了用最适合的技术减轻疼痛,有效地帮助伤口愈合,更重要的是通过耐心地宣教和细致的沟通,让他们了解伤口愈合是一个过程,从而转变心态,更好地配合我们治疗。”刘玲丽说道。

这面写着“精湛医技治病,高尚医德待人”的锦旗,承载的不仅是患者的感激,更是对长沙市第三医院伤口造口门诊团队精湛医术与温暖服务的最高褒奖。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