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健康科普 科普知识 详细

新闻中心

端午将至,专家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这样吃粽子更安全

发布时间:2025.06.19 00:00:00 来源部门:心血管内科二病室 谌金姑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吃粽子、咸鸭蛋,外出游玩划龙舟,亲人共聚一堂是节日必不可少的仪式感。开心之余,饮食上难免“放纵”。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心血管内科做出以下提醒。

1.适量食用粽子

现如今粽子种类繁多,普通的糯米粽或八宝粽,其碳水化合物含量及热量均较高,一个中等大小粽子(约100克)的热量相当于一小碗米饭(约三两) 或大半个馒头(约80克),而加了“料”的粽子,比如白砂糖、油、肥肉或蛋黄等,其热量就更高了,尤其是肉粽,不仅热量高,脂肪含量也非常高,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易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提高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风险。

2.切忌大鱼大肉、大量饮酒

过节欢聚,家中准备了丰富的菜肴,但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一定注意,不可吃太油腻的食物,特别是大鱼大肉,避免血脂突然的增高,导致血液黏稠;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最好不要喝酒,以免致疾病发作。

3.少吃咸鸭蛋

咸鸭蛋属于高盐食品,一般来说,2个咸鸭蛋的摄盐量就会超过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每天食盐摄入量。因此,如果要吃,最好半个,尝鲜为好。

心血管疾病患者特别是老年人,睡前两小时最好不要吃粽子、鸭蛋,也不要同时吃西瓜等寒性瓜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粽子不宜长时间放冰箱,且吃之前一定要彻底加热;吃粽子时最好不要喝茶,因糯米可与茶叶中的茶碱发生反应,加重胃肠道负担;粽子也不能与红枣、柿子同吃,这些水果含有果胶和鞣酸等物质,糯米难消化导致胃排空慢,在胃液的作用下形成坚固的凝块,容易引起“胃石症”。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