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养生有妙招!解锁传统习俗里的健康密码
端午节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延续,更是古人顺应天时、防治疾病的智慧结晶。从门前悬挂的艾草,到餐桌上的粽子,这些习俗背后都藏着祛疫、驱虫、健脾的养生之法。今天,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带您一起解锁端午习俗中的健康密码。
一、祛疫:艾草菖蒲,天然的“防疫屏障”
端午时艾草药性最盛,其辛香之气可驱散秽浊,抑制病菌,搭配菖蒲“水剑”之形,古人谓之“斩千邪”。
✅ 现代妙用
1.门悬艾草:艾叶+菖蒲+薄荷捆扎悬挂,能驱蚊抑菌、净化空气。
2.艾草泡浴:艾叶30克煮水,兑入温水泡澡,能祛湿止痒、预防痱子。
3.艾灸防疫:艾灸足三里、肺俞穴,能提升正气、防暑湿感冒。
注意:过敏体质者慎用艾烟熏屋,建议改用香囊或精油扩香。
二、驱虫:雄黄外用,安全避毒不伤身
古人以雄黄“杀百毒,避百邪”,但其含砷毒性,内服危险。《千金方》强调雄黄“外用疗疮疖,不可轻服”。
✅ 科学用法
1.环境驱虫:雄黄粉+白酒调糊,涂抹墙角、窗边(远离儿童接触)。
2.中药香囊:艾叶+苍术+丁香+薄荷打粉装袋,随身佩戴可驱蚊防虫。
3.植物替代:阳台种植驱蚊草、薄荷,环保无毒,清香怡人。
注意:雄黄遇高温会生成砒霜,严禁加热或内服,孕妇禁用。
三、健脾:粽子巧吃,美味不伤胃
糯米补中益气,粽叶清热利湿,古人以粽子健脾养胃,但“甘能滞中”,需搭配消食之法。
✅ 健康口诀
1.趁热吃:冷粽难消化,搭配“生姜红枣茶”能温胃散寒。
2.控量吃:每日1个为宜,脾胃虚者选小粽,馅料少油糖。
3.杂粮粽:糯米+糙米+薏仁,加山药、莲子,健脾祛湿更佳。
✅ 推荐搭配
甜粽配“山楂乌梅饮”(消食解腻)
咸粽配“陈皮普洱茶”(理气化滞)
注意:粽子虽好,糖尿病、胆囊炎患者需严格控制摄入。
端午佳节,不仅是品味传统美食、感受文化魅力的时刻,更是调养身心、呵护健康的好时机。端午习俗承载着中医“天人合一”的养生哲学,遵循传统习俗中的养生之道,结合现代科学知识,让我们在这个端午收获健康与美好!